点击电话咨询13273404966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展示 选购常识 联系我们
   新闻动态

  钢琴梦,萌于幼年时代。真正拥有一台钢琴,已是退休时。

  但,这并不是这位74岁老人钢琴梦的全部。昨天,在干将东路由巷5号的 “五线谱乐园”里,曹爱德老人敲动琴键。在指尖轻盈的跳动中,柔美的旋律滑了出 来。

  老人的钢琴梦,未完待续。她说,她要借自己发明的五线谱教具,让更多的人享受音乐。

  从痴迷到触碰钢琴她等了18年

  4岁时,她被钢琴征服。“在上海的一家教堂里第一次听到钢琴声,便被打动了。 ”她形容那是天籁之音。

  曹爱德于1935年出生在日本神户。原籍昆山的父亲赴日留学,结识了著名日籍华人吴锦堂的女儿。两个年轻人很快相爱、结婚,并育有三个孩子。

  1937年7月7日,日本策划芦沟桥事变,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,全面抗战开始。 “只记得当时,父亲总是坐立不安,天天都和母亲说,要回中国去! ”曹爱德回忆说,1938年,举家经转香港到达上海。

  “那时生活非常拮据,不要说买钢琴,就是练琴都没有可能。 ”但,梦已经开始编织。曹爱德说,为了“解渴”,每周上教堂、空时和姐姐上影院,只希望能和钢琴有更多的接触。70多年过去,老人依然能熟练哼唱《魂断蓝桥》、《出水芙蓉》的主题曲。

  直至1957年考入新苏师范学校,曹爱德才第一次触碰到钢琴的黑白琴键。 “非常幸运,当时的班主任老师就是音乐老师。 ”读书的3年时间,是幸福的。每天课余时间,她都能有机会到琴房练琴。 “坐在琴前,总有一种神游世界、物我两忘的感觉。 ”

  回想起来,令人唏嘘。曹爱德说,从痴迷钢琴到第一次触摸钢琴,竟花了整整18个年头。

  在那困顿的10年音乐就是阳光

  1969年,知青插队热浪掀起。曹爱德一家来到苏北大丰。

  “有的人唱着歌去,有的人黯然神伤。 ”但对曹爱德来说,身为人母的她,更需照料好孩子的生活。那时,女儿10岁、儿子7岁,“只记得到大丰的第一天,吃了几口玉米糊后,看看连张床都没有,抱着两个孩子哭成了一团。 ”

  何时能回到熟悉的城市,曹爱德夫妇和众多的知青一样,不知会是何时。但,这个家很快找到自己的“生存方式”──“我爱人在原来的单位里就是文工团的,喜欢吹拉弹唱,还能编剧本。我们就分了工,我爱人当文工团团长,我伴奏,两个孩子演节目,在自己家里开音乐会。 ”

  这个自娱自乐式的生活,不仅感染了一起插队的知青们,也让插队所在的大队、公社为之一振。毕竟,在那个年代,当短暂的激情被现实淹没之后,人们心中更多的是困顿和不解。“我们每天就在家里先编节目、排练节目,然后再抽空出去演出,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乐趣。 ”“家庭音乐会”开始成为当地民间文化活动的主角。

  事实上,音乐更多地给予这个家庭以力量。 “音乐,是我们一家插队10年的阳光! ”曹爱德说。

  梦想未完,让学五线谱成为快乐游戏

  自己拥有一台钢琴,已是1990年。年满55岁的曹爱德退休。“以前买不起钢琴,现在条件好了,总该给自己圆个梦吧。 ”拿出5000元的全部积蓄再借来2000元,从上海买回一台“施特劳斯”钢琴。

  钢琴梦,似乎已圆──到现在,曹爱德已经拥有6台钢琴。但这位老太,并不愿就此将钢琴梦划上句号。 “我享受了一辈子音乐给予我的滋养和幸福,我希望更多的人也能享受其中。 ”退休之后,曹爱德没有闲着,把精力放在了钢琴的普及和推广上。

  “要让人们愿意学钢琴,就得让五线谱不再那么复杂和枯燥。 ”曹爱德和爱人一起,花费两年的时间设计制作了两套五线谱教具,并申请了专利。很显然,这两套教具让乏味的课堂生动起来。

  昨天,在曹爱德开设的“五线谱乐园里”,记者看到,上有“夕阳红钢琴班”,下有“苗苗钢琴班”,繁杂的五线谱在这里变成快乐的游戏。

  来自苏州市钢琴协会的统计,目前苏州至少有3万琴童,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到小学年龄段。 “我希望钢琴培训学校、学生家长别再强求孩子一定要考到什么样的等级,因为,钢琴教育应该是一种美育教育,而不是应试教育。 ”曹爱德表示。


版权所有:石家庄二手钢琴_石家庄琴行_石家庄钢琴_卡哇伊KAWAI钢琴_韩路琴行
技术支持:新钥匙网站建设
点击电话咨询13273404966